互联网+法律时代,为法律人赋能
点击上方 “法伯乐” 关注我们
与众不同的法学院iCourt正在招聘
抓住时机寻找一份有时代感的事业!
(简历投递邮箱:hr@icourt.cc)
来源|本文整理自作者在西南政法大学首届创新创业大讲堂演讲(有修改)(已获授权)
张诗伟律师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虽然对法律服务市场尤其是中低端细分法律服务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并没有改变法律服务的内涵和本质,而互联网+法律二者的跨界融合更是提供了更多机会与可能,律所(尤其大律所)、职业律师将退出历史舞台是个伪命题。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借势而为,变互联网+法律服务为法律服务+互联网,为法律人赋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更需要坚持更专注于法律业务本身,更需要十年磨一剑乃至二十年、三十年甚至终身磨一剑的工匠精神 。
法律服务业的互联网+的上半场结束了吗?
我1994年上大学开始学习法律,1999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中间考取法大民法专业研究生,三年后留在北京又继续从事律师工作至今。如果说这二十多年一直在坚持做了一件事情的话,那就是法律:一直在研习法律,一直在实践法律,一直在思考法律。
这法律,既包括有字的纸上之法律(law in papers),也包括无字的活的法律(law in action)。这份职业我们把它叫做律师:律师当然首先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比较强调专业精神的法律服务行业。大前研一说过,专业精神就是“控制自己的情感、理性行动,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理念,以客户为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这句话对律师业的专业内涵和服务本性实际上都非常贴合。
在我开始做律师那会,互联网还处于萌芽的状态,整个律师业还处于前互联网时代,根本看不清互联网对律师业有多大影响,而今天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我们法律服务业还没有完全苏醒过来的时候,大佬们就喊,互联网的上半场(也就是“连接”)已经结束了,下半场是AI,也就是人工智能。上半场的“连接”是什么呢?比如京东、淘宝构建的人和商品的连接,微信构建的人和人的连接,百度构建的人和信息的连接,滴滴构建的人和交通工具的连接等等,能想到人与外物的连接似乎都连接完了,只剩下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
很多法律从业人士听了“上半场已结束”的话很是诚惶诚恐,感觉还都没有进入互联网怎么上半场就结束了,那专业服务下半场还要不要,很有种被抛弃或被淘汰的感觉。但在我看来,所谓“上半场已结束”可能只是针对前面几种普通的互联网行业,特别是商品和知识含量低或标准化程度高的服务业或信息业,而对于法律服务业,尤其是中高端法律服务业,互联网+的上半场可能才刚刚开始。
我的理解是,法律服务业由于其高知识性、高度非标准化以及依赖于人际沟通的特性决定了其可能是最后一批全面互联网化的行业。所以有所谓现在热炒的法律人工智能AI将彻底导致大型律所或律师职业消亡以及职业律师转向纯粹个人执业的说法我觉得为时尚早。相反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大型的律所以及职业律师不仅不会失业和消亡,反而会更加兴盛和忙碌。
选择增多,为什么还要做职业律师?
对于目前在校的法科生来讲,将来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仅限于法律职业的话可以去公检法以及体制内其他单位,也可以去国内国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最后走上学术的道路。我心中也曾有个纯粹学者梦,但种种机缘阴差阳错选择了律师道路而结果可能无法挽回了。
当然,你也还可以做公司法务,一步步努力从法务经理做到法务部总经理、法务总监,更进一步还可以做到总法律顾问、副总裁等位置,将来随着法律和法务地位的提升,你甚至有可能像国外法务一样坐上CEO等最核心的决策位置。
当然,你也可能完全放弃法律行业而尝试其他行业,比如去做严格来讲与传统法律行业关系不大的创业,目前比较流行的当然是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我认识很多从律所出来创业的,有自己尝试做一些法律或金融相关的互联网平台O2O、法律电商、大数据分析、自媒体的。
还有一些就完全脱离法律的苦海转身从事与传统法律行业完全无关的行业,比如开花店、书店或咖啡馆的,或者经商、办实业等等。法律人放弃法律行业做得最成功的,可能就是比尔盖茨了。我们中国有没有?可能就是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
但我还是固守我的保守立场,我认为做律师,对于学法律的人来讲是专业最对口的创业道路,而且还是创业成本最低、风险最低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你可以独立承担这份职业的责任和风险。
就职业律师而言,从应聘到接到offer加入律所的第一天开始,实际上你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成为民法上的人,你对自己的职业命运享有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框架下充分的意思自治的权利,你自主决定也自己独立承担风险和责任。
你从一无所有的小菜鸟到成为大所的合伙人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个人看来,做职业律师不需要你天赋异禀顶尖聪明,后天的努力对于一个律师成长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先天的赋予,你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兴趣领域,你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能力就可以得到不断提升。
同时,律师由于自带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重新启动几乎不需要什么门槛和资金成本,只要你足够优秀但在原单位得不到承认、待得不开心,你可以换一个单位甚至干脆自己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办个事务所,自己承认自己,活出自己,也是做律师另外的一个好处。这是你可以把握控制的,其他行业可能未必能如你所愿、顺遂你心。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足够优秀,因此根本不用担心短期或中长期的案源和客户问题。
第二,职业律师的收入和付出在很大程度上是成正比,而且收入也相对市场化、相对体面。
也许,在其他行业或公司、机关里,你的待遇成长空间受到公司机关体系制度的制约。你可能一年干下来身心俱疲,但更可怕的是付出还得不到领导认可,收入和付出远不成正比。但我觉得做律师不会这样,至少这种状态不是持续性的。在律所里,律师是业务人员,是利润中心,是律所最宝贵最核心的资产。做律师的好处就是你的付出和得到,两者是强正相关关系,虽然未必直接体现为即期的物质利益。
另外,律所内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这也和律所相对简单的评价体系以及人事关系有关,律所评价你的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你的业务能力、业绩绩效,相对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复杂的公司政治或人事关系等因素。
也许从跨入律所第一天起你除了头脑里学到的法律知识可能什么都没有,没有钱、没有关系,更没有经验、没有客户,但是你经过五到十年的历练,你的业务经验与日俱增,活儿干得又好又快,客户很满意,你团队的合伙人和小伙伴们也很认可你,你在某种程度上就建立起自己在所内或所外的市场声誉和品牌。这个时候,如果你也乐意和大家继续合作并承担更大的责任,那么你必将成为合伙人。
当然,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某个所一直不够承认、认可你,你待着不开心或你对新兴法律服务市场独具慧眼见人所未见,你可以换个地方甚至自创所去大展拳脚实现你更大的抱负和使命。表面看你是在那一刻才开始真正创业,但其实你的创业过程从你加入律所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法律人而言,律师是最适合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的职业,也可能是最适合白手起家的行业。
职业律师的弊端和局限
自由职业不自由
当然做律师的弊端和局限也很多,优点的背面就是缺点。所谓“自由职业不自由”。一个很主要的特点就是要随时待命,一个难搞的项目终于要close的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开玩笑说终于忙完这阵子了,又可以忙下一阵子了。
始终是乙方,没办法继承
而且你始终是乙方甚至是丙方,而不是甲方,始终只是为客户决策提供咨询顾问辅助支而不是替客户做决策拍板并承担实质责任的那个,虽然这也很重要。所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律师资格和律所的合伙人资格没办法当然继承,他不像公司股权,能够当然地继承。你想退休因此想把客户交接给子女的手上,前提是子女得先考取律师资格,并得靠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去赢得客户的认可,否则一旦接不住客户就去找其他律师了。
成长缓慢,想象空间相对有限
另外一个弊端就是律师行业成长缓慢、稳定、可预期,如同法律一样。它不是一个发大财的行业,它有一定商业的属性,也有正义的属性,因此也不完全是个商业。古今中外,没有发现有人靠做律师成为巨富的甚至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这个行业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只有经年累月的苦哈哈。从入行小律助开始打基本功一直到中级开始慢慢确立专业领域和方向,再到资深律师最终成为行家里手至少需要8-10年的时间,因此成长相对缓慢,而且每一步发展的阶段比较难以跨越。它保守的性格更强调严谨,而不那么强调想象力,即使需要想象力,需要的也是有理有据的想象力,而不是凭空无据的想象力,这可能是我观察的局限。
如果你是一心干大事的人,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想像乔布斯、马化腾那样执意或不经意影响和改变世界顺便富可敌国,肯定不能干律师。你如果想通过做律师成为像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奥巴马那样的人物,那么你可能选错了执业区域。
对于一个律师而言,其唯一获取收入的对价就是时间,而且是工作时间。律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出售自己生命里有限的时间去做具体事情的人。可供出售的时间有限,所以获得的对价当然也很有限。比尔盖茨如果选择继续在哈佛法学院毕业做律师而不是创办微软,他到现在可能只是个很成功的律师而不可能成为世界首富。18年前我大学毕业时,互联网还处于萌芽阶段,彼时BAT三巨头,百度腾讯阿里都还没创立,而今天他们已是世界级的企业,成为价值千亿级的公司。
最近的滴滴创办人1983年出生的程维,其在2012年创办滴滴到2015年短短三年时间滴滴估值达到250亿美金,为全社会创造了上千万的就业机会。这是任何时代做律师都不可想象也不可企及的。你如果想短时间获得那样的成功,那么显然律师不是个好的选项。但这也很公平,因为你不承担商业风险。比如律师在上市项目中只是为公司或证券公司等提供交易法律顾问服务,根据工作量和难度收取律师费,而并不对公司发行上市的成功与否承担任何商业风险,因此不能像许多上市公司老板那样一旦上市财富瞬间进入福布斯排行榜。但是你不承担商业风险的好处也就在于非常稳定,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而且只会随着你的执业经验的丰富在不断升值。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另外一种专业方式比如以具体法律个案或者专业立法意见或建议的方式去间接推动社会公平和法治进步。
小菜鸟快速成长有迹可循
如何做好一个律师?
从主观条件来讲,首先你得有个好身体,而且你得热爱这个行业,你还得具备基本的悟性。从客观条件来讲,一开始要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和好的团队也非常重要。
就具体做事而言,认真细致是起码的要求。俗话说,“魔鬼都在细节当中”,律所、律师因为尽职调查不仔细或者合同条款细节问题疏忽而被告上法庭并承担巨额赔偿法律责任的案例并不少见。对于一些基本常识性的事情犯低级错误或者重复犯同样的错误通常来讲都是不可容忍的。
更进一步而言,律师不仅要研究法律还要待人接物,不仅靠智商还要靠情商,不仅靠个人专业技术,还得要团队合作,因此善于沟通和团队精神也非常重要。
当然,你如果想走得更加坚定走得更远,那你得真正热爱法律,更进一步让法律融入你的血液成为你的信仰,才不会浅尝辄止或者一蹶不振或如浮萍般漂浮不定。
1. 律师是工匠,但也不仅仅是工匠
其实很多人都提到,做律师跟做手艺、做工匠的很类似,你有一门好手艺,走遍天下都不怕。当然,做律师确实不是一门普通的手艺,它尤其强调人际的沟通,这种沟通需要你与人打交道时保持开放心态并注意技巧。
而社会复杂,各种类型各种素质各种脾气的客户都有,你还都得小心翼翼侍候着唯恐客户不满意投诉你,因为你的合伙人告诉你客户就是上帝。但你的合伙人可能没告诉你,那只是理论,实际上对于某些客户也需要教育,也需要选择。但一旦接受委托你还就得保持理性不卑不亢,遇到不好打交道的客户你还不能发泄情绪,更不能让情绪影响判断力,你可能很多时候只能在微信上和朋友吐吐槽甚至表示无语。
如果你不喜欢甚至害怕和人打交道,就喜欢和物(比如计算机)打交道,就喜欢坐在电脑前写写代码打打游戏,那么你可能也不太适合做律师。
3. 终身学习 永葆锐敏
2. 跨界融合的产物和机会增多
法律世界是人造的世界
法律是经验理性而非自然理性
变互联网+法律为法律+换联网,为法律人赋能
附:想要了解更多iCourt招聘信息,请戳下文。
获取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联系小伯伯加入学校群哦